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,洗衣機、熱水器、衛生潔具等設施已走進尋常百姓家,使得農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逐年攀升。此外化肥在農業中大量的使用,傳統農家肥的使用量逐漸減少,導致農村生活污水失去了重要的消化途徑,同時加劇了農村的水體污染。農村水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。
農村污水主要包括洗滌、洗浴和廚房排水,農村居民沖廁,以及農村公用設施、旅游接待戶、旅館飯店等排水,不包括鄉鎮企業工業廢水、規模化農副產品加工廢水、旅游區營業性集中餐飲廢水、畜禽養殖和屠宰廢水等。這些污水的有機物濃度偏高,容易造成水體營養化,導致水體變黑變臭、魚蝦絕跡、蚊蠅滋生等現象,而且污水中還有大量的病菌蟲卵,很可能引發各種疾病,使群眾的身體健康受到極大威脅。農村污水治理已經迫在眉睫。
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市場還存在著巨大的短板——農村的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比較滯后,環保監管不到位、不及時,居民的環保意識也比較薄弱等。這就導致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排環境,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。據相關研究顯示,2016年,我國農村污水排放量達到202億噸,同比增長9.8%,預測到2020年可達到接近300萬噸。
此外,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足,污水處理率偏低也是農村污水治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。目前全國約有 60 萬個行政村,其中僅有 22%的行政村具有污水處理設施。我國鄉級行政區域污水處理廠共有441間,處理能力為26萬立方米/日,污水處理率為11%,污水集中處理率為6%。
2017年2月,環保部、財政部聯合印發的《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“十三五”規劃》提出,到2020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要達到30%以上。2018年2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》,提出要積極推廣低成本、低能耗、易維護、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,鼓勵采用生態處理工藝;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。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、湖長制管理。2019年4月,住建部發布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新技術標準》,對設計水量和水質、污水收集系統、污水處理、配套設施、施工和驗收、運行和維護等內容進行了標準化,并于今年12月1日正式施行。
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毫無疑問將是下一個藍海,但是企業想要分這塊大蛋糕并不容易,技術和成本就是眼前最大的攔路虎。這是由于我國農村污水排放比較分散,個體水量較小且呈不連續狀態等原因造成的。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相比,農村污水處理更依賴技術、更需要技術。技術含量低不但治理效果不理想,成本也會相對較高;一旦費用過高,以農村的經濟條件就會無法承受。企業只有克服這個難題,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。